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大唐好相公

第186章 不知何為

大唐好相公 古沐魚 4460 2025-03-20 15:53

  長安城。

  已是秋末時節,長安涼意更濃。

  李世民一直都在等慶州城的消息,可是一連幾天,卻并無一點消息傳來。

  這讓他突然想起秦天說的那番話來。

  他眉頭微凝,心裡有些不安。

  “輔機,慶州那邊真的都安排好了嗎?”

  “殿下放心吧,絕對不會出現問題的,楊文幹肯定會得知長安事。”

  李世民神色微動:“可如果他知道了,卻并沒有謀反呢?”

  “這……”長孫無忌有點猶豫,之前他對于這點是很肯定的,可到現在慶州那邊都沒有消息傳來,他也隐隐不那麼确定了。

  而就在兩人這樣說着的時候,一名侍衛急匆匆來報:“王爺,慶州那邊有人回來了。”

  “讓他進來。”有人回來了,這并沒有讓李世民太過興奮,反而有些緊張。

  如果楊文幹造反,他等到的應該是造反的消息,而不是回來的人。

  不多時,一名探子來到了客廳。

  “王爺!”、

  “慶州什麼情況?”

  “王爺,楊文幹進京了!”

  “什麼?”李世民有些震驚,立馬從椅子上站了起來,長孫無忌更是張大了嘴巴,他對楊文幹算是了解的,他怎麼可能明知回京必死,可還回來?

  “你們沒有讓他得知太子被關押的事情嗎?”

  “讓他知道了,可他知道之後,卻還是跟着特使回京了,我們一點辦法沒有。”

 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兩人相互望了一眼,他們都有點失算。

  “輔機,楊文幹既然知道太子被押進了大牢,父皇也已經懷疑他了,讓他進京,就是為了防止他謀反,他進京之後,隻怕很快就會被逮捕,可他為何還要回來?”

  長孫無忌沉眉,細思。

  “難道他有不死的辦法,可這怎麼可能?護甲和兵刃都是證據确鑿的啊。”長孫無忌此時有點像自言自語,而他這麼說着的時候,又隐隐覺得整件事情,好像那個環節出了問題。

  隻是到底那個環節出了問題,他卻怎麼都想不透。

  李世民凝眉,許久之後,道:“楊文幹若是進京,不管他死還是不死,我們的計劃恐怕都無法實施啊。”

  長孫無忌颔首,他自然明白這點。

  如果楊文幹被殺,那麼慶州的那些人要麼反叛,要麼不反叛,他們不反叛,李世民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把自己的人再召集回來。

  而那些人反叛,沒有楊文幹的領導,他們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衆,李淵随便派一個将軍,都有可能把慶州給收服,根本用不到李世民出手。

  若楊文幹不死,那就表明他父皇根本就不信李建成意圖逼宮,那整件事情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。

  “殿下,如此的話,不如半途截殺楊文幹,若他被殺,慶州的那些人有可能跳反,雖然他們隻是一群烏合之衆,但不要忘記慶州跟吐谷渾和黨項離的很近,若吐谷渾出兵的話,聖上必定要王爺領兵出征的。”

  外敵的話,整個大唐隻有李世民有把握打勝仗。

  不過長孫無忌說完,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:“不行,我們内鬥可以,但不能給外敵機會,不然影響我大唐穩定,而且,楊文幹還未進京便被殺,父皇必定疑心是本王所為,那時反倒幫了太子。”

  “那王爺的意思是?”

  “既然楊文幹回來了,那就讓他回來,本王倒很好奇,他為何明知是死,可還要回來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楊文幹一路上有些沉默寡言,不過這一路上倒是相對平靜了許多,他們并沒有遇到什麼麻煩。

  回到長安的時候,是這天的傍晚。

  秋末的傍晚天已經黑的早了。

  不過楊文幹還是立馬進了皇宮。

  皇宮戒備森嚴,仍舊蕭殺。

  禦書房,李淵望着跪在他前面的楊文幹,神色反倒出奇的冷靜。

  “可知朕宣你回來的意圖?”

  “回聖上話,回來的途中,已經得知了。”

  “既然知道了,你還跟着回來,難道就不怕朕殺了你嗎?”

  楊文幹輕聲一笑:“太子殿下的确派人送了一批護甲和兵刃到慶州,不過那是因為慶州軍備不足,無法抵抗外地,所以末将向太子請求要的,并無謀反逼宮之意。”

  李淵嘴角撇動:“你以為朕會相信你的話?那批護甲和兵刃,在朝廷戶部和兵部并無任何的記錄,甚至整個行動都十分的隐秘,你以為朕都不知道?”

  李淵的話很冷,楊文幹擡起頭看了一眼李淵,而他的眼神異常的堅定。

  “既然聖上不信末将的話,那末将隻能一死來表明忠心了。”

  說着,楊文幹突然一頭向旁邊的柱子上撞了過去,隻聽得砰一聲響,楊文幹整個人便東倒西歪起來。

  他的額頭冒着鮮皿,他整個人也突然變得奄奄一息。

  “末将,對大唐忠心耿耿,對聖上忠心耿耿,絕無二心,說末将有意謀反,實乃是陷害冤枉,請聖上明察。”

  話罷,楊文幹已是撲通一聲,倒地而亡。

  剛才的一切發生的很快,李淵沒想到楊文幹為了證明清白,竟然自殺。

  這讓他突然動搖了之前的想法。

  如果楊文幹和太子真的有意謀反,楊文幹又怎麼會回京城,就算回來了,他又怎麼可能會以死來證明清白?

  人人都惜命,楊文幹明明有機會反叛的,而且反叛之後,他活下來的可能性還很大,可是他沒有。

  這是忠臣的行為啊。

  他又突然想到了太子,如果他真的有意謀反逼宮,他怎麼可能束手就擒,除非他并沒有任何要謀反的意思,他相信自己是清白的,也相信他這個父皇可以給他清白。

  李淵的心突然軟了下來。

  李淵在禦書房來回的走着,楊文幹的屍體已經被人給擡了出去,而就在黃昏落盡,秋風又起的時候,李淵下了一道诏令:“放太子回去。”

  長安已是人心惶惶,再無結果,很有可能釀成不必要的麻煩,再有就是,他知道楊文幹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太子。

  若太子不能重新獲得自由,慶州的那些人隻怕還要謀反吧?

  很多事情,李淵都清楚,隻是有時候,他又不得不裝糊塗,所需的,也許隻是一個台階,比如說楊文幹的死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