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大唐好相公

第1430章 功過相抵

大唐好相公 古沐魚 4406 2025-03-20 15:53

  聽到秦天給自己送信,侯君集有點意外。

  不過秦天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就來送信的,所以他很快命人把信拿了過來。

  這樣看過信之後,侯君集的眼眸微凝。

  信上的内容不多,讓他辭官告老。

  他侯君集的年紀還不大,也就四十來歲,正是壯年,那裡是什麼告老的年紀?

  秦天說這個辦法能救他。

  侯君集忍不住就呸了一聲,他倒覺得秦天這是想讓他把兵部尚書的位置給挪出來,好讓李承乾的人去争奪。

  信在侯君集的手裡來回的翻轉着,他有點拿不定主意。

  次日的長安城下起了一場秋雨,秋雨涼。

  早朝上,侯君集并沒有來。

  不過,朝中的一些人并沒有放過他的意思。

  “聖上,侯君集殺降,實在是罪不可赦啊。”

  “聖上,殺降不祥啊,我大唐會因此遭災的。”

  ‘聖上,江南的一個縣城發生了瘟疫,可能就是因為侯君集殺降,請聖上嚴懲啊。’

  “聖上,侯君集不可饒恕。”

  “…………”

  官員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着,今天很奇怪,李泰的人竟然沒有幫侯君集說話,不知道是另有謀算,還是放棄了侯君集。

  不過,沒有人反對,他們倒也樂意,這樣的話,侯君集的下場肯定很慘吧?

  李世民看着這樣的情況,嘴角微微一動。

  這個時候,一名官員拿了一封奏折上前,道:“聖上,侯君集有奏折一封。”

  李世民道:“侯君集還要說什麼?”

  “聖上,侯君集說,他這些年打仗,身上落下了許多傷痕,最近一到下雨天,便感覺渾身僵硬,傷口發寒,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打仗了,因此希望聖上批準他告老還鄉。”

  官員把侯君集的奏折給說了一下,這倒是衆人沒有料到的,李世民也沒有料到。

  在衆人的認知裡,侯君集是那種特别喜歡打仗的人,而且很喜歡權力,他會甘願就這樣離開,辭官歸故裡?

  大家都不信。

  但侯君集這樣說了,李世民就得考慮考慮了。

  這侯君集為他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,又有從龍之功,若就這樣辭官離開了,世人如何說他李世民?

  殺功臣的天子,在史書上都留不下多好的名聲來。

  李世民看了一眼朝廷,肯替侯君集說話的人不多了,如今的侯君集又這個樣子,他倒也沒有太大的擔心。

  他本來也就沒有太大的擔心,隻是有一點小芥蒂罷了。

  朝堂上的人還在議論紛紛,李世民思慮片刻後,道:“不準,朕的大唐,還要他來開疆擴土呢,殺降一事,雖然不對,但他也立下了滅國的軍功,就讓他們功過相抵了,從明天開始,侯君集官複原職,可自由行走。”

  話音落下,朝堂震驚。

  誰都沒有料到侯君集的一封辭官奏折,竟然讓局面反轉了。

  蜀王李恪的眼眸發紅,殺氣迸發。

  本來,這是打擊魏王李泰的最好時機,一下子就能夠折斷魏王李泰的一條翅膀,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,侯君集的一封奏折,把他所有的計劃都給大亂了。

  他就納悶了,一封奏折,怎麼就會有這樣的奇效?

  不可思議,實在是不可思議,他不明白他的父皇是怎麼想的?

  難道就因為害怕被人戳着脊梁骨說虧待功臣嗎?

  李恪氣的不行,魏王李泰相比較下,卻是暗暗一喜。

  本來,他已經準備好今天早朝上,發力再保侯君集的,不管怎麼說,他魏王李泰在朝中的實力不凡,要保下侯君集應該不是什麼難事。

  不過,昨天黃昏時分,他接到了侯君集的一封信,要他不要輕舉妄動,所以今天他們的人就沒有開口幫侯君集。

  本來以為事情不好辦,誰曾想直接就給辦成了。

  他不明白怎麼回事,也許是他父皇覺得虧待功臣不好吧,容易寒了人心。

  不過他也不深究這個,反正侯君集官複原職,他的一條左膀右臂就算是保住了。

  早朝上又說了一些其他事情,快中午的時候才終于退朝。

  對于今天早朝上的事情,李元景反倒并不是很在意,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争來争去,跟他有什麼關系嗎?

  他們争也好,不争也罷,反正他是隻有謀反這一條路的。

  争了,朝廷混亂一點而已。

  李元景回去的途中,眼眉微微凝着:“時間,差不多了吧?”

  李世民的诏令在早朝結束之後,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侯君集的府上。

  “侯将軍,聖上念你不易,功過相抵了,允許你官複原職,希望将軍以後,為大唐出力。”

  聽到李世民真的原諒了自己,侯君集的内心十分的震撼,秦天的一封信就真的這麼管用?

  以前他跟秦天還有點不對付,覺得秦天這是想害他,然後為太子李承乾謀取一些好處,但現在看來,秦天是真的有意救他啊。

  也幸虧他信了秦天,不然指不定後果怎麼樣呢。

  侯君集心裡想着,對秦天的能力自然是不能不服。

  而這個時候,他又連忙說道:“多謝聖上,請公公轉告聖上,我侯君集此生,為大唐流皿犧牲,渾然不怕。”

  宮人得了侯君集這句話,也就沒有在府上多做停留,急匆匆就又回到了皇宮,向李世民複命去了。

  宮人離開,侯君集想着要不要去答謝一下秦天,不過思來想去,他覺得還是不要的好,如今的他到底還是魏王李泰的人,而那秦天則是李承乾的人,他若是去與秦天見面,李泰怕是要誤會。

  幾個皇子中,他覺得李泰的能力比李承乾強,最是有可能奪得太子之位,這才扶持李泰,這次李泰的表現,也沒有讓他失望,他不好做出對不起李泰的事情。

  當然,此時的李泰還不是太子,不過這并不重要,當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,好像也不是太子吧,他不是照樣當上了天子?

  有李世民這個先例在前,他們就算不是太子,也不會覺得一點希望沒有。

  王朝有了先例,後面的人自然是要跟随的。

  不僅皇子覺得如此,就是朝中臣子,也多這樣想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